《人民的收藏(臺灣)》作品明信片無法寄送通知 |
2021-05-14 |
桃園市立美術館辦理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展覽,其中《人民的收藏(臺灣)》作品邀請觀眾參與明信片書寫,並於展覽結束後將明信片寄送至西方博物館,要求博物館返還明信片上的文物至其起源地區或國家。 因新型冠狀疫情影響,部分原可收寄國際航空郵件的國家郵路中斷,致《人民的收藏(臺灣)》作品中部分明信片無法寄送。 若有民眾曾於110年4月1日至4月18日於展場書寫明信片,近期收到航郵中心退回之明信片,請不吝來信(tiaa.tmofatw@gmail.com)或電話(03-2868668分機9003)告知桃園市立美術館處理,感謝您對展覽的支持與關心!
Share: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線上展廳正式登場! |
2021-04-19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於4月18日晚間正式落幕!
桃園市立美術館製作了線上展廳,讓喜愛本屆特展的民眾,在展覽結束後仍能回顧17件精采的藝術創作。
透過360度全景影像,搭配導覽語音介紹,就好像實際走訪展覽現場,共享一趟薈萃創意、實驗以及國際視野的藝術體驗!
線上展廳網址:https://2021tiaa.gh-pco.com/
Share:
|
「桃源國際藝術獎」圓滿落幕 展呈國際當代藝術的多元頻譜、時代脈動 |
2021-04-19 |
「桃源國際藝術獎」圓滿落幕 展呈國際當代藝術的多元頻譜、時代脈動
「桃源國際藝術獎」於4月18日晚間落幕,本次展覽在疫情期間仍迎來逾600位藝術家投件,經過為期1個月的審慎評選,最終選出17件創作於現場展出,參與藝術家來自亞洲、歐洲和美洲。桃園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桃美館)從評審團邀請、獎項定位、行銷宣傳皆以國際性為思考,展現國際當代藝術的多維觀點,打造立基桃園的國際藝術舞臺。
以獎項號召國際交流 打造美術館「雙年獎/展」品牌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前身為「桃源創作獎」(簡稱桃創獎),鼓勵當代藝術之實驗與創新,桃美館於2020年將其轉型為國際競獎,開放各式媒材、類別的作品參與。本屆除臺灣籍藝術家外,共有來自46個國家的創作者投件。桃源國際藝術獎改制後以兩年作為跨度,更在國際展覽的製作及宣傳上傾力投注,將其提升為國際級的製作,打造具國際規模的「競獎型雙年展」,遂更加能透過競賽機制,號召跨國藝術家交流、開創藝術思潮的匯聚節點。
桃美館劉俊蘭館長表示,其一,以美術館品牌塑造的思維出發,美術館聚焦如何將入選作品的展出策畫為具時代性的國際交流展,其二,主辦單位為了佈署入選作品在頻譜上寬闊的國際視野,在獎項初始擘劃時,即邀集臺灣、日本、中國、法國等專業藝術創作者、策展人、藝評人組成國際評審團。複審評審的臺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亦評論:「今年能看到這些成果著實令人興奮!因為臺灣的藝術家得以在同一個展覽空間,與國際間藝術家同臺競爭。」
國際舞臺在桃園 桃源國際藝術獎關注實驗性與公眾參與
位居國門之都的桃美館,在主體建築尚未竣工下,仍持續實踐其錨定國際交流的策略,首屆「桃源國際藝術獎」,在跨國活動艱難的疫情期間,搭建桃園的國際舞臺,將來自全球各地的入選作品實體呈現。複審評審團主席陳永賢評論本次展呈的作品:「橫跨了近代、現代、未來時間所引發的藝術觀點,打破各類型思考疆界,朝向新的美學形式,讓人重新反思當代性思潮與未來藝術的可能。」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客座教授高千惠教授提出對入選作品的評析:「其整體的素材表現,亦反映出四大年代趨向─後殖民的陰影、土地與邊界、人類世的暈光和空間的對抗。」桃美館表示,桃源國際藝術獎旨在打造跨領域、跨國際的交流平臺,卻又能讓藝術家表現主體性。值得一提的是,為提升展覽的國際開放性,桃美館特別製作線上展場導覽,邀請網上觀眾虛擬觀展,並在展期中開放「觀眾票選獎」公眾參與計畫,亦推出「藝問藝答」活動,募集觀眾提問,邀集客座講師王焜生與沈伯丞對談回應,建立與觀眾的連結。
桃美館主體建築建設中 大型館舍預計2024年落成
下一屆「桃源國際藝術獎」徵件將於2022年下半年度開跑、2023年規劃展出,桃美館劉俊蘭館長表示,桃美館雖至2024落成主體建築,但在國際交流的推動上早已啟動,例如,2020年即與荷蘭烏特勒茲美術館舉辦館際交流展,今年更首度在疫情期間舉辦「桃源國際藝術獎」,吸引46國藝術家踴躍投件。桃美館在硬體設備尚未完工之際,仍以不限時空地域的形式,戮力進行美術館品牌的國際推展。未來桃美館館群母館將座落於青塘園區,鄰近高鐵桃園站及機場捷運線A19站,將成為距離國門最近的國際藝術展演現場,由日本的山本理顯設計工場和臺灣的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規劃,以新穎的「山丘」造型為外觀的館舍建築。「桃源國際藝術獎」亦預計在館舍落成後,策畫於挑高9公尺的大型展示空間呈現,未來將成為迎接全球藝術家創作想像的國際舞臺。
桃源國際藝術獎線上展廳:https://2021tiaa.gh-pco.com/
桃源國際藝術獎官方網站:http://tmofa-tiaa.com/
「藝問藝答」系列影片: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nKfU5fAFsAhxAb1f0Jj4w
Share:
|
藝問藝答 Q & A 影片 (下集) 正式公開 |
2021-03-29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特展進入倒數階段。
桃園市立美術館邀請客座講師王焜生、沈伯丞透過對談與聊天的方式,解答大家對特展或藝術方面的疑惑,老師們也為特展帶來精彩的點評解析,讓我們更了解不同觀看展覽或藝術的視角與方式。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
🔹展出日期:3/13至4/18
🔹展覽時間:9:00-17:00 (每周一休館)
🔹展出地點:桃園展演中心一樓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Share:
|
藝問藝答 Q & A 影片 (上集) 正式公開 |
2021-03-29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特展進入倒數階段。
桃園市立美術館邀請客座講師王焜生、沈伯丞透過對談與聊天的方式,解答大家對特展或藝術方面的疑惑,老師們也為特展帶來精彩的點評解析,讓我們更了解不同觀看展覽或藝術的視角與方式。
Share: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專家導覽 開放報名中 |
2021-03-29 |
只看到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照片及影片不夠過癮對吧!? 想一邊目睹展覽實況又一邊聽到專業的導覽解說嗎? 桃園市立美術館聽到你們的心聲了~ . 我們邀請到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王弘志擔任導覽講者, 透過講者深厚學養與不同的觀點思維,帶領觀者從更廣闊與多元的視角閱覽作品 . 想要深深切切地知道藝術作品的朋友們! 這是你的最好機會! 名額僅限30名,報名從速喔!
✺凡於線上報名成功前20名之聽眾並實際現場報到者,每人可獲特展帆布包1只。
🚩活動資訊 ────── ▩ 時間:2021/4/10 (六) 14:30 ▩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一樓展間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 講者:藝術家 王弘志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 集合地點 :中正路展場A入口 ▩ 名額 :30名 ▩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mnVGHdawA97giKKw9
🚩展覽資訊 ⎯⎯⎯⎯⎯⎯⎯⎯⎯⎯⎯⎯⎯⎯⎯⎯⎯ 展覽名稱: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 展出日期:3/13至4/18 展覽時間:9:00-17:00 (每周一及4/4-4/5休館) 展出地點:桃園展演中心一樓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Share: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導覽影片 | 藝問藝答 Q A大募集 |
2021-03-22 |
特展導覽影片
臺灣藝術大學客座助理教授沈伯丞為特展帶來精彩的點評,讓我們更了解作品的脈絡與方向,提供新的視角去理解作品的時代性、區域性與所傳達的訊息。
但看完展覽或影片,你是否還有許多問題想發問呢?
只要你提問,桃美館邀請老師來解答!
有關獎項和特展的相關藝術問題,只要你於110年3月30日前在臉書貼文底下留言,或將問題Email 至活動官方信箱 tiaa.tmofatw@gmail.com
例如:推薦必看的作品? 最喜歡的作品? 覺得展覽反映什麼趨勢?
我們將在這些留言隨機挑出6個問題,請藝評家沈伯丞老師與策展人王焜生老師,透過對談影片,一次回答給大家喔 !
我們將從問題中隨機抽取25個提問者並送出特展帆布包一只!
想讓自己的問題被老師解答到嗎?
請大家踴躍提問!
※主辦單位保留隨時修改、變更或中止活動辦法及變更獎項的自主權,且毋需做事前通知。
Share: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 特展座談開放報名中 |
2021-03-15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 特展座談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於3月13日揭曉獲獎藝術家並正式開展,17位藝術家讓作品在桃園展演中心展場中表現出張力,其中因疫情未能前來的藝術家也採視訊佈展方式完成作品,呈現出最具前瞻性與實驗性的藝術創作,為桃源國際藝術獎帶來嶄新多元的面貌。
為讓各界愛好藝術的朋友更為理解獲獎藝術家的創作理念,特別舉辦特展座談,邀請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評審團主席-陳永賢、初審評審/特約評論-高千惠,以及5位獲獎藝術家共同對談,以不同觀點切入藝術核心議題,歡迎各界朋友踴躍報名參加!
時間:110.03.20 (六) 14:00-16:00 (13:30 開放入席)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一樓展間 (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講者: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評審團主席-陳永賢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 教授) 初審評審/特約評論-高千惠(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客座教授) 獲獎藝術家(首獎-丁昶文、遊藝獎-莊立豪、優選獎-Lewis COLBURN、優選獎-Ana MENDES、優選獎-吳依宣)
*凡前30名於線上報名成功並實際報到者,每人可獲特展帆布包1只。
-------------------------------------------------------------------------------------------------------
▍注意事項 1.因應COVID-19疫情,相關入館防疫措施,依據本館規定公告辦理。 2.活動全程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 3.活動進行中禁止錄音、錄影與線上直播,可拍照,請勿開啟閃光燈,手機請設為靜音或震動模式。 4.如遇颱風等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之因素,依桃園市政府規定公告取消辦理,不另行通知。 5.承辦單位保有所有活動變更之權利,因特殊原因或疫情影響造成活動延期、取消或改以其他方式辦理,將於桃園市立館官網與FB另行公告。
Share:
|
首屆桃源國際藝術獎頒獎典禮,3/13大獎揭曉 |
2021-03-15 |
首屆桃源國際藝術獎頒獎典禮
3/13大獎揭曉
由桃園市立美術館辦理的「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於去年徵件期間廣泛得到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創作者的關注,總計徵得46國600多件作品參賽。經國際評審團評選出17件入圍作品,3月13日起在桃園展演中心展出,並於本日(13)下午2時30分在桃園展演中心一樓舉行頒獎典禮,現場揭曉首獎「桃創獎」得主,獲頒50萬元高額獎金;另外頒發「優選」3名,每名獲得獎金12萬元;「遊藝獎」1名,獲得獎金15萬元。典禮中特別安排現場與因疫情未能來臺的參展藝術家視訊連線,以及辦理網路即時轉播,讓身在各國的藝術家們能夠於異地參與盛會,典禮結束後也邀請評審團召集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授陳永賢─為來賓及民眾們進行作品導覽。
本屆入選的17件作品,創作者分別來自臺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孟加拉、美國、葡萄牙、拉脫維亞、希臘等地,作品涵蓋平面繪畫、立體裝置、攝影、錄像等不同形式的藝術實踐。展覽由入選藝術家在桃園展演中心或親自佈展或透過視訊完成作品設置,在疫情嚴峻的考驗下,挑戰創作者的毅力及對空間的敏銳度,讓作品在全然陌生的場域中表現自我張力,透過氛圍的營造,呈現出最具前瞻性與實驗性的藝術創作,為桃源國際藝術獎帶來嶄新多元的面貌。
本屆榮獲委員青睞的首獎得主為丁昶文,裝置作品〈魂歸故里〉以錄像呈顯歷史場域背後真實與虛構的交織,並討論國家執政者的意識形態。另外,吳依宣的〈事物不在場〉、安娜.曼德絲的〈人民的收藏(臺灣)〉以及路易士.柯本的〈拋棄式紀念碑II(仿照「穿灰衣的男孩們」)〉為獲得「優選」的3件作品。吳依宣的作品透過展示居室空間,延展生活碎片的痕跡,試圖探索物件開展與隱藏訊息的能力,並映照當今的生活狀態。曼德絲的作品邀請觀眾將印有文物的明信片寄給其所屬西方博物館,要求他們將文物返還給被殖民的國家,帶出後殖民主義、記憶和身分認同的問題。路易士.柯本重新拆解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德罕市的聯邦士兵紀念碑銅像,作品觸及美國當前面臨的種族主義和過往奴隸制的歷史問題,引人深思「紀念碑」的意義。展覽現場的作品傳遞了藝術家們對社會的觀察與自身感受,表現出多元創造力與深度思維,在桃園的文化脈絡下,這些作品更衍生多層次的意義。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特展即日起至4月18日(日)在桃園展演中心1樓盛大展出,展覽期間特別規劃「觀眾票選獎」網路及現場投票活動,邀請國內外藝術同好選出心中的最佳作品,參與投票者將有機會獲得桃園市立美術館的限量文創品。另外桃園市立美術館特別安排於假日辦理得獎者座談及導覽活動,帶領民眾深入了解桃源國際藝術獎作品和藝術家創作歷程,活動詳情請持續關注桃園市立美術館官網(https://tmofa.tycg.gov.tw/ch)或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mofa10711/)。
Share: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17位入選藝術家3月13日至4月18日桃園展演中心齊聚展出 |
2021-03-04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17位入選藝術家3月13日至4月18日桃園展演中心齊聚展出
「桃源國際藝術獎」前身為桃源創作獎,在承繼當代藝術實驗與創新精神的基礎上,為追求競賽型展覽的格局突破,以兩年一屆的全新賽制,規劃了不分藝術類型的國際徵件,邀集學者、藝評及創作者組成國際評審團,評選國內外藝術家至桃園參展,藉此鼓勵創作之多元發展、厚植當代藝術研究根基,並以桃園作為培育當代藝術人才的基地,向外拓展交流與對話的空間,進而鏈結臺灣與國際藝壇脈動。
轉型後的首屆桃源國際藝術獎,109年進行國際徵件,吸引46國六百多位藝術家參賽,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最終選出17件入圍作品,創作者來自臺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孟加拉、美國、葡萄牙、拉脫維亞、希臘等9個國家,作品涵蓋平面繪畫、立體裝置、攝影、錄像等不同形式的藝術實踐。經過近半年的籌備,110年3月上旬,入選藝術家在桃園展演中心或親自佈展或視訊完成作品展示,並參與第二階段的複審,由評審團與藝術家進行即席問答,最終決選出「桃創獎」首獎1名、「優選獎」3名以及「遊藝獎」1名。
綜觀本屆入圍作品,藝術家在媒介運用、空間處理上各異其趣,不僅有對藝術本身課題的探討,也涵蓋以藝術介入時下社會,關注環境變遷、政經結構與後殖民認同等議題,這些作品呈現在桃園的文化脈絡下,衍生更多層次的意義,讓觀眾在每一件作品前的駐足,皆是一場思辨的過程、一趟薈萃創意、實驗以及國際視野的藝術體驗。
Share:
|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 17位國內外藝術家將於2021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
2020-08-29 |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
17位國內外藝術家將於2021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桃園市立美術館辦理「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初選徵件,經國際評審團歷時1個月的評選,於今(29)日上午10時舉行入圍公告記者會,現場揭曉初選入圍名單,共17位國內外藝術家從600多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選為本屆參展藝術家,明年將在桃園共同展出並角逐首獎!
「桃源國際藝術獎」為當代視覺藝術競賽,旨在鼓勵創作之多元發展,培育當代藝術創作人才,透過國際徵件選出藝術家至桃園實地展覽,進而強化國際交流,接軌國際藝壇。本屆初選獲得46個國家的創作者熱烈響應,超過600位藝術家踴躍投件,收件數量可觀。主辦單位邀集臺灣、日本、中國、法國等專業藝術創作者、策展人、藝評人組成國際評審團,經過為期1個月的審慎評選,最終選出17件創作,並於記者會上正式宣布入圍名單。
本屆入選的17件作品,創作者分別來自臺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孟加拉、美國、葡萄牙、拉脫維亞、希臘等9個國家,作品類別涵蓋平面繪畫、立體空間裝置、新媒體藝術以及表演。評審團召集人劉俊蘭館長表示,這些文化背景殊異的藝術家,其作品蘊含多元議題,既見藝術本身課題的探討,亦見思考生命存有、地方發展或回應時局變動的創作,引人重新領會藝術也重新觀看世界,他們明年將齊聚桃園展出,值得期待這些作品在桃園的文化脈絡下,可以激盪出豐富的討論,衍生更多層次的意義。
本屆入圍藝術家將獲得主辦單位支援基礎場佈及交通費用,於明年親至桃園展演中心展出;再由國際評審團現場評選出「桃創獎」首獎1名、「優選獎」3名以及「遊藝獎」1名,並於3月的頒獎典禮揭曉得主。屆時也邀請所有藝術愛好者造訪展場,體驗一趟薈萃創意、實驗以及國際視野的藝術之旅。
Share: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初選徵件破紀錄 46國604位藝術家熱烈參與 |
2020-07-29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初選徵件破紀錄
46國604位藝術家熱烈參與
桃園市立美術館辦理「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旨在培育當代藝術創作人才、強化國際交流,進而鼓勵創作之多元發展。本屆線上徵件已於7月10日截止,活動吸引92個國家的藝術創作者關注,來自46國共604位藝術家完成報名。承辦單位刻正辦理初選評審,預計今年8月底公告入圍名單。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前身為「桃源創作獎」,109年轉型、啟動國際徵件,預定110年辦理展覽。初選採不分類徵件,開放各式媒材、類別的作品參與,超過600位藝術家完成作品投件。除了臺灣籍藝術家外,更有來自46個國家的創作者參賽,收件總數及國際參賽者人數皆突破了桃創獎近5年以來的紀錄。其中,以亞洲和歐洲地區的參賽者最多,諸如日本、韓國、中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以色列、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國都有創作者積極參加;其次為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地區,可見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奈及利亞、突尼西亞以及斐濟等眾多國外藝術家。
參賽者文化背景多元,年齡層也橫跨不同世代,投件的參賽作品囊括平面、立體、新媒體、表演等多元類別,除了展現國內外豐沛的創作能量外,也預告了初選評比的激烈競爭!
面對本屆參賽者的熱烈響應,承辦單位已開始進行初審作業,由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劉俊蘭擔任召集人,邀集了臺灣的張惠蘭、邱誌勇、高千惠、日本的南條史生、中國的邱志杰以及法國的Loïc Le Gall等國內外專業藝術創作者、策展人、藝評人組成國際評審團,將共同決定入圍名單,並今年8月底正式公告。
通過初審者,於110年3、4月在桃園展演中心展出,再由國際評審團於展覽現場評選出首獎、「優選獎」及「遊藝獎」。屆時歡迎所有藝術愛好者前來觀展,一窺國內外精彩的當代藝術創作。
Share: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線上徵件倒數計時 國際評審團名單搶先公開 |
2020-07-02 |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線上徵件倒數計時 國際評審團名單搶先公開
桃園市立美術館辦理「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即日起至7月10日開放初選徵件,線上報名進入倒數階段,日前活動官網已搶先公布國際評審團名單,包含劉俊蘭、張惠蘭、邱誌勇及高千惠等4位臺灣藝術界的資深學者、策展人、藝評家,另亦邀請日本知名策展人南條史生、中國當代藝術家邱志杰及法國Passerelle當代藝術中心總監Loïc Le Gall,評審陣容堅強,預計下半年共同評定本次競賽的入選作品。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旨在培育當代藝術創作人才,強化國際交流,鼓勵創作之多元發展,徵件方式採不分類遴選,開放各式媒材、類別的作品同台競藝。通過初審的入選者,主辦單位將支援基礎場佈及交通費用,協助參展藝術家於110年3、4月在桃園展演中心展場佈置、展出。決賽由國際評審團現場評選,與藝術家進行即席問答後,選出「桃創獎」首獎1名,獎金新臺幣50萬元;「優選獎」3名,每名獎金新臺幣12萬元;另評定「遊藝獎」1名,補助臺灣籍參賽者新臺幣15萬元至國外遊歷觀摩,拓展國際視野。
本次徵件初選審查,由桃園市立美術館館長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授劉俊蘭擔任召集人,邀集國內外專業藝術創作者、策展人、藝評共7人組成國際評審團。國內成員包括兼擅創作與策展的東海大學副教授張惠蘭,具策劃大型藝術節經驗的新媒體藝術評論者邱誌勇,以及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客座教授、洞悉當代藝術文化的資深藝評家高千惠。
國外成員則邀請多次策劃國際重要雙年展的日本森美術館特別顧問南條史生,創作領域橫跨書法、錄像、裝置的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杰,以及曾任職於法國龐畢度中心、策展經驗豐富的Loïc Le Gall擔任。桃美館將借重國際評審團的藝術專業及豐富資歷,立足於多元且國際化的觀點,評選出精彩可期的當代藝術作品。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徵求首次正式公開發表、且無國內外比賽獲獎紀錄之全新創作,參賽者資格不限國籍、個人或團體,歡迎各界藝術創作者踴躍參加。線上徵件時間至7月10日截止,請於時間內至活動官網(tmofa-tiaa.com)登錄報名。詳細參賽辦法請見徵件簡章,可逕自官網下載電子檔或至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桃園市立美術館索取紙本。
Share:
|
臺灣「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今年6月1日開放徵件 |
2020-03-05 |
臺灣「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今年6月1日開放徵件
桃園市立美術館辦理的「桃源國際藝術獎」,將於2020年6月1日起至7月10日開放徵件,凡首次正式公開發表、且無世界各地比賽獲獎紀錄之全新創作,不限國籍、個人或團體,皆可報名參賽。
兩年一屆不分類徵件,可使用中英文報名參賽
「桃源國際藝術獎」以鼓勵當代藝術之實驗與創新為宗旨,持續提供創作與交流的平臺,培育新生代藝術人才,強化國際藝文交流,厚植藝術研究與創作的根基。辦理方式為兩年一屆,一年全球徵件、一年辦理展覽,給予藝術家更多時間創作、籌劃展出事宜。徵件採不分類遴選,開放各式媒材、類別、領域的作品同台競藝。參賽者可使用中文、英文報名,凡通過初審,主辦單位將支援基礎場佈及國外藝術家來台的經濟艙機票費用,協助藝術家赴臺灣參展。決賽將評選出「桃創獎」首獎1名,獎金新臺幣50萬元;「優選獎」3名,每名獎金新臺幣12萬元。
初、複審二輪制,以展覽開啟國際對話
本屆「桃源國際藝術獎」採二階段評比。第一階段為線上評選,參賽者通過初審後,需於臺灣佈展、參與展出。第二階段由評審團現場評選,與參賽藝術家進行即席問答。獲選的作品將於2021年3、4月至桃園展演中心1樓展出。
誠摯邀請藝術創作者踴躍參賽,屆時也歡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世代的藝術愛好者前來觀展,開啟國際對話。本屆徵件時間自2020年6月1日起至7月10日止,詳細中英文參賽辦法請見「桃源國際藝術獎」官網(tmofa-tiaa.com)。
Share:
|